本文作者:访客

黄浦江资本C轮重仓屹唐股份 自主创新价值凸显

访客 2025-07-08 15:36:18 62870
黄浦江资本在C轮投资中重仓屹唐股份,凸显出对该公司自主创新的价值的认可和支持,屹唐股份以其独特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在行业中表现出色,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这次投资将进一步推动屹唐股份在自主创新领域的发展,助力公司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行业地位。

黄浦江资本C轮重仓屹唐股份 自主创新价值凸显

雅虎财经 7月8日

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屹唐股份”,股票代码:688729)今日在科创板上市。

屹唐股份此次发行价为8.45元/股,本次发行股数为 29,556万股,发行总规模约为25亿元。

屹唐股份开盘价为26.2元,较发行价上涨210%;截至目前,公司股价有所下滑,仍高于20元,市值超过600亿元。

随着屹唐股份上市,北京时隔多年后收获了一家超级半导体IPO,黄浦江资本也时隔不到一年,继地平线后再次收获一家硬科技IPO。

黄浦江资本董事长赵博文对雅虎财经表示,几年前投资时,国产半导体设备领域还面临着不少质疑和挑战,但黄浦江资本经过非常核心且务实的观察,决定在C轮阶段重仓投资屹唐股份。

屹唐股份打动黄浦江资本的原因有几点:

黄浦江资本C轮重仓屹唐股份 自主创新价值凸显

1,屹唐股份的设备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尤其是在12英寸晶圆厂的应用中,经过反复验证,表现确实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甚至在某些参数上超越了国际巨头。

2,中芯国际、长江存储持续地采购并扩大使用屹唐股份的设备;

3,创始人放弃了海外优越的条件回国创业,十几年如一日地死磕技术难题,提升设备精度。

黄浦江资本C轮重仓屹唐股份 自主创新价值凸显

赵博文说,如今,屹唐股份的核心设备得到全球顶尖晶圆厂的认可,成为国产替代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杆。这份价值实现带来的满足感,远超过单纯的财务回报数字。

据悉,黄浦江资本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基金,一直活跃在人工智能领域前沿,2024年10月,黄浦江资本投的地平线港股上市,募资超51亿港元。

2025年1月,黄浦江资本还发起江西省首只智能机器人产业基金,规模达10亿元人民币。该基金聚焦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其上下游产业链。

2025年5月,地平线机器人旗下地瓜机器人宣布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黄浦江资本与高瓴创投、五源资本、和暄资本、砺思资本、点资本、梅花创投等投资机构共同参投。

此番屹唐股份的上市标志着黄浦江资本完成半导体投资战略闭环:上游布局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龙头澜起科技(市占率超50%),下游推动车规级AI芯片企业地平线2024年港股上市,前沿领域则通过江西智能机器人基金探索领域创新应用。这种“设备-芯片-材料”三维联动,也实践了黄浦江资本的资本链接技术断点的核心战略。

以下是对话赵博文实录:

黄浦江资本C轮重仓屹唐股份 自主创新价值凸显

雅虎财经:屹唐半导体成功上市,您此刻的感受?

赵博文:看到屹唐成功登陆科创板,内心涌起的更多是欣慰和一种责任感。几年前投资时,国产半导体设备领域还面临着不少质疑和挑战。

今天,屹唐不仅站稳了脚跟,其核心设备更得到了全球顶尖晶圆厂的认可,成为国产替代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杆。这份成就,远不止于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它凝聚了无数工程师的汗水,也印证了我们当初选择相信中国硬科技、相信自主创新这条路的正确性。这份价值实现带来的满足感,远超过单纯的财务回报数字。

雅虎财经:当初投资屹唐半导体的关键考量是什么?

赵博文:我们决定投资屹唐,是基于几个非常核心且务实的观察。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他们的技术实力。他们的设备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尤其是在12英寸晶圆厂的应用中,经过反复验证,表现确实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甚至在某些参数上超越了国际巨头。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打实的数据和客户反馈。

其次,是市场的认可。像中芯国际、长江存储这样的行业龙头客户,持续地采购并扩大使用他们的设备,这是最有力的背书,证明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市场价值。

最后,是团队。创始人放弃了海外优越的条件回国创业,整个团队展现出的是一种心无旁骛的专注,十几年如一日地死磕技术难题,提升设备精度。这种扎实的技术功底、明确的市场需求和极具韧性的团队精神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在C轮阶段进行了重仓投资。

雅虎财经:为何持续重仓地平线甚至追加地瓜机器人?

黄浦江资本C轮重仓屹唐股份 自主创新价值凸显

赵博文与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博士

赵博文:我们对地平线的信心是持续且坚定的,这源于我们对产业趋势的深度理解和对其自身发展的长期观察。

地平线更大的价值在于,他们是中国目前唯一真正实现了车规级AI芯片全栈自研的企业,从底层架构到软件栈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打破了海外巨头的垄断。征程系列芯片的性能和落地能力有目共睹,尤其是在高端智能驾驶领域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国产替代方案。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商业化进程非常迅猛,去年在智能汽车前装市场的份额已经非常高,今年更是成功进入了大众汽车的全球供应链体系,这标志着其技术实力和产品可靠性得到了国际顶级车厂的认可。

至于追加投资地瓜机器人,我们看到的是地平线核心技术在更广阔领域的延伸潜力。地瓜的主控芯片已经成功应用于从家庭服务机器人到工业物流机器人等多种形态,这种将智能驾驶领域积累的核心AI芯片能力向“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迁移和拓展的能力,展现了极强的技术延展性和生态构建潜力。地平线的价值远未完全释放,我们相信其未来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这就是我们解禁后选择继续持有的核心原因。

黄浦江资本C轮重仓屹唐股份 自主创新价值凸显

雅虎财经:半年内接连收获屹唐和地平线两大绝对硬核科技IPO,您如何看待这一业绩?

赵博文:坦率地说,这两家企业的成功上市,与其说是我们刻意追求短期业绩的结果,不如说是我们长期坚持既定投资策略和深耕产业的自然回报。黄浦江资本成立以来,一直非常明确地将投资重心聚焦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等硬科技核心领域。

当整个团队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这些产业的深度研究中,日复一日地追踪技术演进、分析市场动态、接触顶尖团队时,自然就能在关键的节点识别出像屹唐、地平线这样具备真正核心竞争力和爆发潜力的龙头企业。

比如在投资屹唐前,我们花了大量时间走访调研了国内主要的晶圆厂,实地了解设备国产化的真实进度和痛点;

投资地平线时,我们深入参与了其芯片在极端环境下的测试验证过程,对其车规级芯片的前景有了非常清晰的判断。这种深度的产业理解和耐心积累,才是我们能够把握住这些关键机会的基础。

所以,这个成绩是对我们“聚焦、深耕、耐心”策略的一种验证。

雅虎财经: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有所回暖,您对此有何看法?

赵博文:市场确实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但我们认为需要保持清醒和理性。当前的回暖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政策支持的红利和资金的关注度,非常明确地集中在那些真正解决国家发展“硬骨头”问题的领域,比如半导体设备、高端材料、核心工业软件、前沿生物技术等。这些领域的企业,特别是那些技术壁垒高、国产替代需求迫切、且已具备成熟产品和商业模式的细分龙头,估值修复和融资环境改善是相对明显的。

然而,我们也观察到一些领域,尤其是一些估值被过度炒作但尚未形成扎实盈利模式或核心技术的企业,比如部分纯概念型的AI应用公司,其前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风险并未完全释放。

此外,随着注册制的深化,退出渠道虽然多元化,但市场对于Pre-IPO项目的筛选标准其实更高了,技术领先性和清晰的盈利路径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我们的策略是,在这样分化的市场环境下,更加坚定地围绕国家战略方向,特别是新质生产力所强调的核心领域,利用市场可能出现的回调机会,重点加仓那些技术已经成熟、商业化路径清晰、并且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细分行业领导者。

雅虎财经:面对新形势,黄浦江资本未来的投资逻辑和大的规划是怎样的?

赵博文:我们的核心投资逻辑没有改变,那就是深度聚焦硬科技,投资真正具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巨大社会价值的头部企业。但在策略执行上,我们会根据形势进行深化和升级:

投资方向。从“追赶替代”向“引领创新”延伸。 在半导体领域,我们会更加关注像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氮化镓)和先进封装技术等下一代创新方向。

在人工智能领域,除智能驾驶,我们正布局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如高扭矩密度电机、灵巧手控制)及支撑大模型运行的新型AI芯片架构。

在生物医疗领域,基因编辑工具的实际应用、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精准筛查(比如我们正在推动的Grail癌症早筛技术落地中国)是重点方向。

价值创造。构建更强大的产业生态赋能体系。 比如我们在江西赣州联合地方 *** 和产业方设立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基金,就是依托当地的稀土资源优势,系统性地投资从上游永磁材料、到精密电机、再到整机制造(如众擎机器人)的完整产业链,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未来我们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创新高地,复制这种“链主基金”模式,重点布局航天科技等国家急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社会责任。更强调资本的社会价值。 我们始终认为,投资不仅仅是追求财务回报,更要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

比如将全球领先的癌症早筛技术引入中国,其意义在于可能挽救千千万万的生命;支持银河航天构建中国自主可控的低轨卫星通信 *** ,则关乎国家在空天领域的战略安全和技术 *** 。

我们的目标非常清晰:继续扮演好价值创造的“点火器”角色,用长期资本和产业资源去深度赋能那些致力于解决重大挑战、引领时代进步的科技创新企业,而不是做短期套利的“收割机”。这条路我们会坚定地走下去。

阅读
分享